本博客被GFW

3月 16, 2010

不知道本博客中哪些内容触痛哪些人的神经,本博客今晨起无法在大陆访问,IP ping不通(连累使用同IP下若干网站),域名被墙(二级域名为另一未封IP地址,但也不能访问)。

“乞丐王子”以他忧郁的眼神和“有型”的穿着,“秒杀”了不少网友。有人说他长得像张震,也有人说他长得像韩星张东健。不论是真诚迷恋还是带点玩味的戏说,网友对“乞丐王子”的评价实在是高。

尽管已经红遍了网络,但作为故事主角,“犀利哥”对此却一无所知。原本,他只是宁波街头一名普通的流浪汉,现在,他感到困惑的是,为什么经常会有人来给他食物和香烟?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来找他拍照?为什么他走到哪里,身边总有一群好奇的围观者?

woshao_320b2bc2fa03250ff457ac547230420f

New Porsche Cayenne

New Porsche Cayenne


新款Cayenne首次在3月初的日内瓦车展上展出 – 一个新的增压V6发动机全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在新欧洲标准行驶循环测试中,其百公里耗油量仅为8.2升,二氧化碳排放只有193 g/km。

通过3.0升机械增压V6发动机和电动马达的智能协同作用,Cayenne S Hybrid能够始终保持最大工作效率的行驶状态。
在不同驾驶环境下,车辆可以只依靠一个驱动单元实现这一目标,也可以通过两个驱动单元配合实现。Cayenne S Hybrid的电动马达可提供34kW(47hp)的输出功率,是功率为333 马力的机械增压发动机的理想“工作伙伴”,后者在低转速下也能提供较高的扭矩。两个驱动单元协同工作时,可为车辆提供380 bhp的最大输出功率,在转速仅为1000转时即可产生580Nm的峰值扭矩,其性能可以与配备V8动力单元的Cayenne S相媲美。


两个驱动单元通过一个由混合动力管理器操控的分离式离合器彼此相连。实际上,分离式离合器是Cayenne S Hybrid顺利运行的关键,电动马达或内燃机既可以通过它独立工作,也可以共同运转。例如,当在居民区内驾驶车辆慢速行驶,最高车速不超过60 km/h的情况下,电动马达可独立为车辆短距离行驶提供动力,这也使得Cayenne S Hybrid在实现完全零排放,且产生的噪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个小房子位于多伦多。它有一个客厅,厨房和卧室。整个房子建在7.25英尺宽,一百十三点六七英尺长的一小块地上。前面至后面以约30度角狭窄进去(后面的房子,甚至有一个可爱的小天井)。这幢房子现在以一十七点三万美元出售。

核心提示:日前,东莞东站原站长刘小平、原书记廖栩珍双双被免职。两名负责人被免职的起因是一张列车员帮旅客爬车窗上车的图在网络上被热传后,广铁集团指出火车站“管理不力”。不少网友看到报道后纷纷为被免的站长、书记喊冤,赞扬帮旅客爬车窗上车的列车员。–网易

关于该不该免,我不想讨论,我只想说,免得太草率了,不要一出事,免掉一二个官,就认为对老百姓有个交代了,换汤不换药的做法,网民已经不接受这一套了,应该要吸取教训,预防此类事件的再次出现。


成人在睡觉做梦有百分之八左右是关于性活动的。

蒙特利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分析了3500名男女志愿者的梦。男性和女性关于性梦的次数时间大约相同。 (在过去的研究,妇女的性梦报告很少,研究人员认为女性做性梦要少于男性,事实上是因为女性不愿意承认她们做了性梦。)

但是,男性和女性夜间潜意识的性爱是有区别的。例如,在百分之四的女性的性梦中,她的伴侣达到了高潮,但目前还没有一个男性的性梦中,他的伴侣达到了高潮。

旋转楼梯?滑梯?

1月 28, 2010


将这种楼梯设计到复式套间,小孩子最喜欢了。

北大林昭

1月 28, 2010

林昭(1932年12月16日-1968年4月29日),原名彭令昭,苏州人,基督徒。林昭在1957年的反右运动中因公开支持北京大学学生张元勋的大字报“是时候了”而被划为右派,后因“阴谋推翻人民民主专政罪,反革命罪”在1960年起被长期关押于上海提篮桥监狱,在狱中她坚持自己的信仰,并书写了二十万字的血书与日记,控诉了中国当局的对她残酷政治迫害和压迫,表达自己追求人权,自由和平等的信念和追求。1968年4月29日林昭被当局在上海秘密枪决,当局从未正式公布过判处林昭死刑的罪名。
1980年8月22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撤销之前判决,以精神病为由平反为无罪,并认定该案为冤杀无辜。1980年上海高院再次做出复审,认定以精神病撤销判决不妥,撤销1980年裁定,但仍与之前判决一并撤销,宣布林昭无罪[1]。
维基百科

史海钩沉:北大才女林昭–历史将宣告我无罪(图)

林昭

  作者:彭令范
  “北大”风云

  1954年,姐姐林昭以江苏最高考分考进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

  在这座民主摇篮里,她犹如投入了慈母的怀抱,她满怀信心地希望成为新中国第一代女记者。她的写作计划满满一大堆,她要为写《二泉映月》的瞎子阿炳写传记,要把鲁迅的小说《伤逝》改编成电影,她因为参加过土改,要写一本《中国土改史》……她成了急待展翅飞翔的海鸥。同时,她也如同当时敏锐的知识分子一样,面临了早春天气的压抑感,当她看到电影《武训传》被批判,又经历了批判“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政治运动,她产生了一种迷惘与不祥之感。到1957年的5月,她看到未名湖畔垂柳碧波,花儿在开放,整风的消息传来。她在5月20日的日记中写道:“在这样的春天,到处谈论着整风,我们怀着兴奋的心情,期待着……昨天出现了第一张责问主席团三大的代表由谁选出的大字报, 阅读更多 »

坦白说,从前我是写过不少关于韩寒的文章的,我从来都不吝啬我对韩寒的喜欢和敬意。但是,我几乎没有把那些文字公开让别人看到,因为写韩寒的人太多了,表达的意思几乎是千篇一律的,拿出来给人家看,岂不是引人笑话吗?

昨天韩寒发布的新浪博文被和谐,存在了多长时间我还不清楚,但是后来就被新浪的后台给删了。从09年4月份就开始喊韩寒主编的杂志要上市到今天韩寒在博客里表示杂志的上市遥遥无期,韩寒的言语间也从最初的自信到最后的不定。说实话,我很期待这本后来准备以《独唱团》之名上市的杂志,但是我也没有抱有太大的希望,毕竟在如今的中国国内,杂志的好与坏其实并不是由主编决定的,即便韩寒说这是一本会让你体会到阅读快感的杂志,但是最后的运命还不太清晰。口气渐渐软下来的韩寒尽管能够顶住巨大的压力,但是仍然不能很轻松地逃过审核的运命。网络上流传的第一期杂志的封面,确实有点前卫,不管怎样,结果就是这样的:杂志依旧没有出来。韩寒是个骄傲的人,他的骄傲不是一种贬义词。在我理解的范围内,杂志出不出来其实并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是,从最初喊到如今已经快一年的时间了,期间韩寒以一种自信的姿态表示杂志的未来,最后却因客观因素导致杂志的迟迟未出,韩寒对于大众的心理恐怕过意不去。就比如说一个人自始至终都是以说到做到的方式生活着的,中间却不得已违犯了底线的原则。

其实我想说的不是杂志的问题,这只不过是韩寒在09年的一个缩影。无论是梁文道说韩寒这样写下去就是未来的鲁迅还是《南都周刊》以《公民韩寒》的标题来进行专题报道都不难看出现今韩寒在中国社会上的影响力,特别是年轻一代,更是被一些权威媒体以及众多知识分子冠以“公共知识分子”以及“年轻一代”的意见领袖。这其中最重要但是却不是最引人注目的是韩寒成为《南方周末》的年度人物。无论是从民间还是从媒体,韩寒在2009确实成为焦点。

可是,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个重大的问题。

从《我只是在猜想》被删后,许多网友纷纷找这篇文章企图了解韩寒究竟说了什么话,这篇博文我看过,尽管语气依然调侃幽默,但是也可以隐隐约约地读到韩寒的无奈与悲观。今天的许多年轻人,或者是所谓的愤青的年轻人都会把韩寒的言论作为衡量社会的尺度,对于社会的某些问题的批判都会不自觉地引用韩寒的话或者文字,这也是为什么韩寒成为热点人物的原因,知识分子添油加醋,把韩寒立到高处,王小山甚至说:鲁迅算什么?看看韩寒!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我并不是说韩寒高处不胜寒,而是韩寒成了唯一的意见领袖,即便是知识分子也在捧的境况下,社会是不是有问题。知识分子不敢说话,民众更不敢说话,胆怯到最后出现一个韩寒,说到社会的痛处,一拥而上,把韩寒推到最前面,作为他们所谓的代表。韩寒当然是优秀的,但是后面一群缩头缩尾的那些人做的又是什么?韩寒给他们拉出空间了,大家都欢喜,可以拥有一个更为自由扩大的空间,但是倘若韩寒失败了呢?他们会像韩寒一样愿意站到前面去吗?从今天来说,不说不会,也得说很难很难。

你们是否看到,在《南都周刊》的城市人物访问中,韩寒这样说:时无英雄,才让我这样的竖子成名。

我曾经写过《集体演说的困境》,表达过这样的观点:时代的进步必须是靠一群人去改变的,而群体是由一个个人组成的,牺牲个人以求达到一个还未清晰真实的目标,便是一个社会的悲哀。所以,我们这些所谓关注社会现实的人,不要在一天到晚想落在地上的蚂蚁,叫喊着爬到大象鼻子上的一只蚂蚁:打死他,打死他!!

时代没有英雄其实并不可悲。这一帮子关注社会企图推动社会进步的人,包括你我,应该做的是,不要站在韩寒身后喊韩寒说得好,韩寒做得好,而是一同站在韩寒的身旁一起对韩寒所批判的东西给予自己的批判。

来源